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四、怎样看待历史撰述中诸因素的关系
banner"
>
宋代史家吴缜撰《新唐书纠谬》,认为“作史之难”
是一个事实,在此基础上,他对史家在历史撰述活动中的具体要求也做了明确的阐述。
尤其难得的是,他是中国史学上较早对“事实”
做了理论说明的史学批评家,同时也合理地阐述了事实、褒贬、文采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他这样写道:
夫为史之要有三:一曰事实,二曰褒贬,三曰文采。
有是事而如是书,斯谓事实。
因事实而寓惩劝,斯谓褒贬。
事实、褒贬既得矣,必资文采以行之,夫然后成史。
至于事得其实矣,而褒贬文采则阙焉,虽未能成书,犹不失为史之意。
若乃事实未明,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,则是既不成书,而又失为史之意矣。
[17]
这一段话,阐述了“事实”
“褒贬”
“文采”
这三个方面之于史书的相互关系,而尤其强调了事实的重要。
其理论价值在于:首先,吴缜给“事实”
做了明确的定义,“有是事而如是书,斯谓事实”
。
意思是说,客观发生的事情,被人们“如是”
地按其本身的面貌记载下来,这就是“事实”
,或者说这就是历史事实。
他不是单指客观发生的事情,也不是单指人们主观的记载,而是指的客观过程和主观记载的统一,这是很有深度的见解。
其次,吴缜认为,“事实”
“褒贬”
“文采”
这三个方面对于史家撰写史书来说,不仅有逻辑上的联系,而且也有主次的顺序。
这就是“因事实而寓惩劝,斯谓褒贬”
。
有了事实和褒贬,即有了事实和史家对于事实的评价,“必资文采以行之,夫然后成史”
。
吴缜说的“事实”
“褒贬”
“文采”
,可能得益于刘知幾的“史才三长”
论。
它们的区别是在理论范畴上,后者要比前者内涵丰富和恢廓;在概念的界定上,前者要比后者显得明确。
最后,吴缜认为,“为史之意”
的根本在于“事得其实”
,褒贬和文采都必须以此为基础。
反之,如“事实未明”
,则“失为史之意”
,褒贬、文采也就毫无意义了。
吴缜对《新唐书》的“纠谬”
究竟如何,自应做具体分析,而他关于“事实”
“褒贬”
“文采”
之对于史书关系的认识,乃是中国史学批评史上的新发展,是史家关于信史标准之理论形态的新概括,也是对历史编纂理论最本质的阐述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天生魔武之体,遭受灭族之灾看我如何横扫大陆,报了血海深仇!跟我比武技?哥一个火龙灭了你!跟我斗魔法?老子一拳将你轰杀至渣!我要天下再无不可战胜之物!我要这天,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,再埋不了我心!风流无限,无限风流!...
青龙入世,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!龙魂剑组,折戟沉沙,蛰伏三载,强势归来!三年前,一颗化龙石,令龙魂剑组几乎团灭。三年后,化龙石再现,为了完成三年前未曾完成的任务,龙魂剑组的青龙,携雷霆之势,重返红城!...
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 朕奋三世之余烈,用天下之大义,乃执三尺剑,以做天下王。 朝鲜卫氏王头已悬汉北阙。 南越赵氏纳土内附。 中央帝国,天朝上国,即...
苏陆苏蓁女主决定抢救一下叶猗...
这是一个精灵的世界,生产,战斗都离不开精灵,这是一个精灵养成的过程,...
正在更新中的世界6科研大佬仙尊手撕吸血鬼。已完成的世界1落难新贵被冒名顶替客死异乡,既然玩家不当人,那就抱着处心积虑得到的过时技术玩去吧!2废太子被玩家夺走盟友的废太子殿下帝陵中诈尸,...